身边有个朋友小卢,戏称自己是“一株盆栽”。
从小生活在温室里,不经风吹雨打。
28岁了,眼里依然透出“清澈的愚蠢”。
(资料图)
最近几年步入社会,小卢才发现,温室之外事事艰难,处处需要“补课”——
工作中,遇到问题需要放下面子主动求教;
不主动,并没有人会照顾你的需求;
而男友,也根本不会无条件对自己好……
小卢对世界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,因为她有个非常爱她的妈妈。
填学校的时候,苦口婆心劝她离家近一些,方便照料;
选工作的时候,一定要挑“家里能帮衬”的行业。
来源:pexels
每每到这种时候,小卢的内心就很复杂:
她并不喜欢妈妈的安排,但她真的付出太多了,小卢每反抗一次,都需要背负好几分的愧疚。
于是只能饮鸩止渴,一边享受妈妈的照顾,一边嫌弃自己不能独当一面。
“小卢”其实不少见,Ta可能是我们每个人。
在“想独立,又不敢”的困境中辗转徘徊。
有的人幸运,父母及时放手,早早长大。
而有的人,则在高浓度的呵护下无法精神断奶,被养成了“盆栽小孩”。
几年之前,我就是“小卢”本人,实打实的“盆栽小孩”。
有一件事,我印象很深刻:
我大三时,好不容易得到一份不错的实习,需要和老师请长假。
专业课的老师人不错,在我鼓起勇气解释下,并没有为难我。
原本事情就结束了,我如愿请假,安心实习。
但我妈一百个不放心,觉得单单我一张嘴,才不足以让老师信服。
总担心会出岔子,耽误毕业。
提议要拉着我爸一起赶来,亲自登门拜访,向老师解释清楚。
在我百般阻挠下,她还是连夜出发了。
而我家到学校,需要10个小时。
来源:pexels
犹记得那个萧瑟的秋天傍晚,她和我爸穿着薄薄一层衣服,站在我宿舍楼下,那么瘦小单薄。
我的心情极其复杂,脑海中浮现出两种声音:
一种是:她怎么就是不能放手;
另一种是:可是她真的很爱我啊,那么辛苦......
那个时期,我是非常被动且自我中心的。
如果用一个场景来描述我当时的状态,应该是这样:
妈妈挡在我前面,我将身体藏在她身后,抓住她的手臂,从侧边浅浅露出一个脑袋。
她是我的盾。
我讨厌她一手包办,却又不得不沉溺其中。
一方面,我是恨的,恨她随意篡改和操控我的一切;
另一方面,我不知自我是何物,无法不依赖她,她就是我,而我是她的延伸。
来源:pexels
不得不承认,妈妈的包办让我获得了一些好处,暂时躲避成长的阵痛。
可离开温室之后,那套“张口等喂饭”的生存方式全然失效。
进入工作,我发现我内向木讷,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开展和维护关系,是丢在哪里都会不合时宜的那种人。
妈妈的保护下,我习惯了被环境适应,而不会主动适应环境。
我自卑又自恋,幻想着和小时候一样,轻轻一个举动就可以被看到被注意。
不敢问同事问题,怕显示自己的无知。
不敢参加一切有竞争性质的活动,怕被“我不行”的事实击垮。
来源:pexels
我的“理想自我”与“真实自我”之间,有一个巨大的鸿沟。
理想的我是妈妈“打点”下的我,不用做什么事情,就会被善待和喜欢。
而真实的我,是逐渐放下拐杖的我,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好,困在“自恋”的泥潭里不愿也无力起身。
这两种自我的差距巨大,导致我对自己的评价也在“我特别好”和“我极其差”之间两极横跳。
我的自我是很飘摇的。
父母这么用心照顾孩子,孩子却很痛苦,为什么?
盆栽式养育有一个特点,就是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自尊,想为孩子营造“确保成功”的环境。
心理学家马丁塞格利曼认为,人的自尊受两个因素的影响:
1)、干得好(doing well)
2)、感觉好(feeling well)
干得好的人,往往会感觉良好,但有些父母会本末倒置,极力帮孩子扫清障碍,营造“感觉好”的氛围。
这种良好的感觉非常短暂,只能营造出“快餐式”的自尊,很快烟消云散,除非父母可以一直干预和维持。
久而久之,孩子便形成依赖,就像开头的小卢,不自觉将“我妈”挂在嘴边。
来源:pexels
那么为什么,一些家长非常热衷于,给孩子营造“感觉好”的氛围呢?
这与“爱”的类别有关。
科胡特将爱分为两种,同样适用于父母子女之爱,分别是:
自体的爱(Narcissistic Love )与客体的爱(object love)。
在自体爱的模式中,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延申,孩子成为了父母的“自体客体”。
父母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观点,孩子采纳,父母从中获得“被认同”的共鸣感,自己的自尊得到强化。
在自体爱的关系中,孩子不仅是被照顾者,还充当帮助父母维持“良好感觉”的工具。
父母和孩子是相互缠绕的,孩子的乖不乖、听不听话、过得好坏,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的自我评价。
有的“自体爱”的父母,会用一些强制性的控制的手段,来逼迫孩子服从,而另一些,则会通过高浓度的付出和爱,使孩子心怀愧疚,不得不服从。
往往后一种,比强制的控制,影响更加巨大。
来源:pexels
想起小卢讲过的一件事:
她妈妈热衷催婚,但和别人家吵吵闹闹的逼婚不同。
妈妈拿着她的“简历”去了50场相亲会,从早站到晚,将看中的信息,一条条发给小卢:
“妈妈很希望有个人能照顾你,早一点结婚,不用和我一样累。”
妈妈一示弱,小卢就开始愧疚,这样的操作屡屡奏效,以爱之名的操纵,让人不知不觉背负起“白眼狼”的罪恶感。
来源:pexels
而另一种爱,叫做“客体的爱”:
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形成自己的自我、个性,父母会逐渐接纳,孩子和自己之间不光有相似处,还有很多不同。
这种模式下,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更有边界感,父母把“驾驶权”还给孩子,使他们逐渐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,为以后离开家做准备。
与客体的爱相比,自体爱的父母给予的很多,期望也会很高,孩子的心理负担不自觉的更重。
想要丢掉那些愧疚感、心理负担,最彻底的办法便是——
彻底丢弃人生的掌控权,成全父母,化身一株盆栽,被随意摆弄。
回想起之前的那段当“盆栽”的日子,我发现自己对生活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:
爱情是纯粹的,ta会和父母一样,无条件对自己好;
友谊是不费力的,会有人主动来敲门,不用维系;
工作是不难胜任的,是金子自然会发光.....
总而言之,觉得人生顺遂理所当然,起伏和波折才是偶然。
但其实,不同于温暖无风的盆栽大棚,真实世界充满风浪,起伏波动才是日常。
来源:pexels
长大后的盆栽小孩,该怎么做呢?
1)、调整预期,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,重新认识“普通的一天”
对于盆栽小孩来说,普通的一天应当是风和日丽,无忧无虑,但其实并非如此。
生活就是悲喜交加,潮涨潮落,顺利比挫折更是一种偶然。
不被理解和喜欢,是常态。
努力并不是一定就有回报,结果重要,过程更加重要。
这些曾经被父母阻挡在外的真相,现在赤裸地摆在你面前,请试着去接受他们。
来源:pexels
2)、独立面对困境,听听自己的声音,走出3p陷阱
很多盆栽小孩,都有一段自我效能感极低的时期。
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,也不知道能做什么。
《另一种选择》的作者谢丽尔,提出过“3p陷阱”,来为我们的无力感做出解释:
a.内归因(personalization),总认为是自己的错。
b.普遍性(pervasiveness),认为消极事件影响生活中的一切。
c.持久性(permanence),认为事件的参与效应将永远存在。
盆栽式养育,会造成这样一个后果:
放大生活中的消极事件,抗压能力不高。
但其实可以回想一下,年少时期困扰你的事情,如今是否还能被称之为问题?
遇到压力事件时,不要总想着逃跑,可以细想一下,是不是3p陷阱,使得你将压力过度放大了?
如果是的话,试着“安住”在当下,和那种痛苦的感受呆一会儿。
对压力的耐受,会在一次次直面当中逐渐增长。
来源:pexels
3)、预期管理,做最坏的打算,制定“紧急逃脱计划”
在逐渐独立的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“被重新栽回盆栽”的时刻。
父母很难完全从心理上与我们切割,时不时想要重新扮演“修剪工”的角色。
这个时候,受他们观念的影响,我们可能会重新跌入“非此即彼”、“非黑即白”的思维模式。
父母经常向孩子灌输“应该”,使得孩子的内心压缩成一条窄窄的甬道,如果不符合那种“应该”,就会觉得很焦虑。
对父母的观点的不加思考的“内化”,容易让我们对生活的容错能力变得很低。
因此,当感知到自己又开始向父母规划好的生活方式倾斜时,不妨耐心问问自己:
是真的认可,还是屈服于父母经验的确定性所带来的安全感?
在内心想象一下未来的生活图景,再去做出决定。
为了感谢大家的关注,我们准备了一份免费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,限时发放。(私信回复 量表 ,可以获取领取方式哦~)
如果您有情绪压力,原生家庭,婚姻情感,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,需要心理咨询,可以私信和我们详细沟通
作者:爆浆鱼蛋
图源:网络
首发:壹点灵心理
专注心理成长,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32 华西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